马上评丨不妨留住“天屎之路”这个生态地标

f2g7586549kz
预计阅读时长 4 分钟
位置: 首页 实时动态 正文

本站全国服务客服维修电话:
400--117--9882(温馨提示:点击屏幕下方↓↓↓拨号预约)

“人在树下走,屎从天上来”,郑州繁华闹市区有条让人又爱又恨“天屎之路”。近日有郑州网友吐槽,在经五路与纬一路交叉口附近,大量鸟儿在树上筑巢,附近居民起初都很欢迎,但是时常遭受“鸟屎攻击”,免不了有些意见。

沙浪 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鸟屎固然令人苦恼,但这样的都市景观却很难得。据介绍,来这里的鸟类叫夜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专家称,以前“天屎之路”附近一带是稻田,有小鱼小虾,为夜鹭生存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夜鹭于是来此栖息。

随着周边区域开发建设,水田消失了,但夜鹭却因为恋巢性没有飞走。现在夜鹭白天在窝巢及附近活动,到了晚上,就会成群飞到黄河滩区和周边的河道内觅食,由此也保证了种群的延续。

也就是说,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这些鸟类本可以飞走,但在机缘巧合下,夜鹭成了一种生态样本的遗留。在城市的繁华闹市区里看到大量鸟类聚集的景观,是可遇不可求的,这不就是巴金先生笔下的“鸟的天堂”的场景吗?

因此专家建议附近和路过的居民给予理解和包容,“天屎”作为生态的副产品,终究是不可避免的。无论如何,如果仅仅因为讨厌排泄物,就将鸟儿彻底赶走,未免太残酷,也很不是城市的“待客之道”。

当然,留住鸟儿值得提倡,周边居民的不便也要正视。从媒体报道中不难看出,过往行人、沿街商户、停靠车辆都大受其苦:商户为了防备鸟屎要撑伞做生意,还要准备纸巾为“中招”顾客应急;一些停靠于此的车辆满身狼藉,清洗也要费一番功夫。

这种“人鸟矛盾”时间长了,难免会消磨人们的宽容。那么,能不能考虑采取一些办法,减少人鸟之间的“冲突”呢?

比如,当地社区可以组织专业的定期清理,为商户发放遮挡设施,对街道进行一定的遮挡改造等,都是可选项。甚至脑洞打开一点,可以对此地进行景观包装,定位“生态文明展示区”,吸引游客打卡拍照,普及生态理念、鸟类知识,街区由此成为郑州的网红新地标,也未可知。

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类似的“天屎之路”其实在很多地方都有,如宁波大学校园内,因为白鹭较多,也有一条全长277米的“天屎之路”,该校大学生还就此写了一篇“科学躲避鸟粪”的论文,获得了舆论的喝彩。

就普通市民而言,理解生命的意义、物种多样性的宝贵,愿意为生态建设做出一些“让步”,难能可贵。相关部门也需要利用更多的政策工具,创新管理方式,来调和“人鸟矛盾”,尽可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某种程度上说,“天屎之路”的存在是一种提醒:人是万物之长,却不是地球上的唯一,人需要学会与其他生灵共存共生。找到彼此接纳的方式,而不是此消彼长,才更符合今天社会应有的生态文明水位。


Warning: mysqli::query(): (HY000/1194): Table 'zbp_post' is marked as crashed and should be repaired in /www/wwwroot/m.blin123.cn/randompost.php on line 19
没有找到记录。
头像
美情报机构网络攻击第九届亚冬会,外交部:性质十分恶劣,停止攻击
« 上一篇 2025-04-15
韩国一客机准备起飞时,女子突然打开紧急出口称自己感觉很闷,现已被逮捕
下一篇 » 2025-04-15
声明:1、文章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用户,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严禁浏览者根据内容形成判断与决定,浏览者所做的任何判断与决定与本文无关。2、本网站内容和电话均非官方渠道提供。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似水流年

今日已经过去小时
这周已经过去
本月已经过去
今年已经过去个月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点击拨打电话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