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平:本想孤立中国的美国会被世界孤立吗?
本站全国服务客服维修电话:
400--117--9882(温馨提示:点击屏幕下方↓↓↓拨号预约)
直新闻:刘先生,对于外长王毅在金砖国家外长会上,呼吁所有金砖国家反对由美国挑起的关税大战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您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确实,我们看到,自从 4 月 2 日特朗普向全球 185 个经济体开打关税战之后,中国在经贸和外交领域内采取了一硬一软两手策略,打出了一系列漂亮的组合拳。硬的一手是,对特朗普祭出的关税霸凌政策,毫不客气针锋相对地采取了对等反制措施。软的一手是先后向东盟、日韩、欧盟以及金砖国家伸出了橄榄枝,甚至是发出了团结起来共同对抗美国关税霸权的倡议。王毅外长甚至告诫金砖国家,面对美国的关税霸权," 如果选择默不作声、妥协退缩,只会让霸凌者得寸进尺 "。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 这个世界似乎是真的变了 ",正在发生某种 " 乾坤大挪移 "?我们知道,自从冷战结束尤其是美国主动挑起针对中国的所谓 " 新冷战 " 之后,中美之间的合作、竞争与对抗就一直是全球局势的主线或者说是主要矛盾。而在奥巴马与拜登执政时期,美国是发起挑衅与进攻的一方,这个时候的美国,一直在企图联合欧盟、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围堵与孤立中国,中国则是被动防守的一方。而现在突然之间就乾坤颠倒过来了,变成了中国在号召东盟、日韩、欧盟以及金砖国家,共同反制美国,尤其是对抗特朗普政府的关税霸凌。也就是说,原本美国号召盟友以及 " 合作伙伴 " 共同围堵中国的大形势,突然之间就变成了 " 中国号召天下共同抗美 " 的新形势,而且这种势头还在进一步发展和演化过程当中。
当然,或许是意识到自己已经犯下了愚蠢的错误,特朗普政府也在采取紧急补救措施,企图逆转这一不利的大形势。其具体做法就是,一是将针对中国的关税陡增到了 145%,二是对除中国以外经济体的高额关税提供了三个月的豁免期,三是要求接下来跟美国达成关税协议的国家共同来对付中国。这也就意味着,面对正在形成的 " 中国号召其它经济体共同反制与孤立美国 " 的态势,特朗普政府正在将其重新逆转为 " 美国联手其它经济体共同对抗与孤立中国 " 的态势。也就是说,接下来这场世纪性关税大战,就将演变成 " 究竟是美国号召世界孤立中国 " 还是 " 中国团结世界反向孤立美国 " 之争。
直新闻:那在你看来,在这场 " 究竟是美国号召世界孤立中国 " 还是 " 中国团结世界反向孤立美国 " 之争当中,最终谁的赢面更大?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我注意到,在这场中美世纪性关税大战上升为外交大战,也就是上升为 " 中美之间的孤立与反孤立、围堵与反围堵 " 之争之后,有些人似乎是显得信心不足,因为在他们看来美国仍然是当今世界头号霸主。
对此我真的不敢苟同。首先我认为,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向全世界 185 个经济体宣战的疯狂举措,它最为愚蠢的地方就在于,它没有分清谁是盟友、谁是朋友、谁是对手,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向所有的经济体都举起了屠刀。而与此同时,中国则是采取了广结善缘的态度,向所有经济体都发出了联手合作的邀请。从这种一正一反、一破一立的做法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特朗普在打这场关税大战的时候,完全是没有章法的,而中方则是有板有眼的。
而且更为关键的是,特朗普的疯狂举动,使得美国过去极力鼓吹的以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来划分敌我的矛盾暂时被掩盖起来了,并使得赤裸裸的利益冲突变成了这个世界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矛盾。这样一种深刻的变化,不仅空前地减轻了中国过去在意识形态上面临的来自美西方同盟的压力,而且还为中国利用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来团结其他经济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我甚至认为,中美关税战与贸易战的全面升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中国反而是一种解脱,因为中国不用再看美国的脸色,不用通过大量购买美国产品的方式,去刻意平衡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了,这无疑就进一步释放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巨大购买力与投资能力。中国一是可以将过去购买美国粮食的钱,拿去购买巴西等国家的农产品,从而进一步拉近中巴关系;二是可以将过去用以购买美国油气资源的钱,转而投向俄罗斯与中东,从而进一步密切中俄以及中国与中东的关系;三是可以将过去购买波音飞机的钱,拿去购买法国的空客,并以此进一步密切中国与法国以及中国与欧盟的关系。另外,对于亚非拉地区,中国则可以继续用我们的投资,去跟它们实现互惠互利的关系。我相信,没有国家会跟自己的国家利益或者说是跟钱过不去,这就是我不担心其他经济体会倒向美国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跟中国可以利用举国体制来应对中美关税大战的做法不同,美国的体制反而是不利于特朗普的。美国股市的表现、美国民众的反抗以及在野势力的制衡,都会使得特朗普没有办法集中精力来跟中国打一场关税持久战。
直新闻:确实我们看到,截至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体跟美国达成了关税协议,更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体公开表态愿意跟在美国后面围堵中国。对此,你又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其实,我之所以对中国最终赢得这场中美关税大战充满信心,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在于,中美两国对于这场关税大战最终胜负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对于特朗普政府来说,它的目标是要在跟其他经济体达成的关税协议当中,增加一个共同对抗中国的所谓 " 毒丸条款 "。这也就意味着,美国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具备三个前提条件,一是要跟其他经济体达成关税谅解协议,二是其他经济体要答应跟美国一道共同围堵中国,三是必须要有相当一部分经济体尤其是主要经济体,愿意参与到美国的这一行动中来。而特朗普政府面临的问题就在于,要想动员其它经济体共同围堵中国,就首先要跟其他经济体达成关税协议,这就意味着美国要在关税问题上,向其他经济体做出重大妥协,而一旦做出了重大妥协,就意味着特朗普政府没法实现其利用高额关税来让制造业回流以及增加税收的最终目标。而对于其他经济体来说,它们只有跟中美两大经济体同时保持经贸关系,才符合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完全偏向任何一方,都是得不偿失的。我认为,这些都意味着,美国利用所谓的 " 毒丸条款 " 来动员其他经济体共同围堵中国,最终是一个很难实现的目标。这就是截至目前为止,包括以色列、日本、韩国在内的美国亲密盟友,都无法跟美国达成关税协议的原因。
相反,在这场中美关税大战的最终目标上,中国是进可攻退可守的。进可攻指的是,中国最理想的状态是联手其它经济体反向孤立美国,退可守指的是,即使达不到最理想的目标,只要其它经济体不跟在美国后面共同围堵中国,我们的目标也算达成了。也就是说,相较于美国的目标,中国的目标是比较灵活也比较现实的。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为止,不仅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体跟美国达成了关税协议,而且其他经济体对于跟美国的关税谈判,也开始变得消极起来了。在看清了特朗普的关税大战是一种自残与自杀行为之后,全球绝大多数经济体似乎正在以 " 不对抗,不妥协,不谈判 " 的 " 三不政策 " 在应对美国。我认为,由于时间与空间并不在美国这一边,美股、美元与美债以及美国国内的经济形势,都经不起这场漫长关税战的消耗,因此,其它经济体采取的 " 三不政策 ",就是对中国的变相帮忙,同时也是特朗普政府无声的反击。
作者丨刘和平
排版丨盘思仪
编辑丨林潇
审校丨张思南
监制丨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