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降就别卖”!特朗普强制锚定发达国家最低药价但诉讼战或将“重演”
本站全国服务客服维修电话:
400--117--9882(温馨提示:点击屏幕下方↓↓↓拨号预约)
财联社 5 月 13 日讯(记者 卢阿峰)" 如果你不符合价格,就不能在我们的国家出售。"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 5 月 12 日的白宫发布会上,以强硬的姿态为 " 最惠国定价 "(MFN)新政定调。这份名为《为美国患者提供最惠国处方药定价》的行政令于美国时间 5 月 12 日被签署,要求美国药品支付价在 30 天内与其他发达国家最低水平强制锚定。
这场博弈注定是 2020 年政策的重演与升级。四年前,特朗普首推 MFN 政策即遭法院叫停,而多位业内专家也告诉财联社记者,这一诉讼战或将再次上演,还有专家称,行政令缺乏强制措施,能否真正落地还需观察。
更深层的震荡在于全球医药价值逻辑的颠覆,正如上海元达律所合伙人詹凯所言:" 当最市场化的美国开始挥舞行政定价大棒,全球创新药未来的底层游戏规则已悄然改写。"
" 最惠国定价 "
" 全球最低的药价是多少,在美国的定价就是多少 "" 从今天开始,美国将不再补贴外国的医疗保健 ",在美国时间 5 月 12 日 10 时许的新闻发布会上,针对即将签署的行政命令,特朗普强硬表态。
据白宫最新披露,特朗普此次行政命令全名为《为美国患者提供最惠国处方药定价》,最核心内容即制定 " 最惠国定价 ":自本命令发布之日起 30 天内,卫生与公共服务部(HHS)部长应与总统国内政策助理、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管理员以及其他相关行政部门和机构(机构)官员协调,向制药商通报最惠国价格目标,使美国患者的药品价格与发达国家水平保持一致。
该行政命令还规定,如果卫生与公共服务部(HHS)与制药公司未能在规定时间内达成协议,政府将采取进一步措施,强制实施最惠国定价。包含商务部长和其他相关机构的负责人应根据需要审查并考虑对可能助长全球价格歧视的药品或前体材料出口采取一切必要行动。
例如,特朗普在上述发布会上声称,如果美国药品价格不下降,将针对汽车采取行动。
该行政命令还指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部长应为以最惠国价格向美国患者销售产品的制药商提供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采购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在该行政命令签署之前,美国国内已经有反对声音传来,美国药物研究与制造商协会(PhRMA)明确反对该政策,该协会此前估计,特朗普的新药品定价提案,可能会在十年内使制药公司损失高达 1 万亿美元。该组织称这项政策 " 对美国患者来说是一项糟糕的交易 "。
在行政命令宣布后,美股制药行业的股票最初出现下跌,但随后反弹。例如,默克公司的股价上涨了约 5%,而辉瑞和礼来的股价也分别上涨了约 2%。相比之下,欧洲制药公司股价下跌,诺和诺德、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和罗氏控股的股价下跌 1% 至 5%。
诉讼战即将重演?
尽管特朗普宣称 " 降价即刻生效 ",但法律与执行风险高悬——美国法院可能紧急冻结新政,这一场景在 2020 年已有先例。
当时,特朗普政府推出 " 最惠国 "(MFN)政策,要求联邦医保(Medicare)支付的药价不得高于加拿大、英国等发达国家的最低水平,预计每年将削减制药行业收入超过 100 亿美元。
然而,美国制药行业的反击迅速而猛烈:代表辉瑞、默沙东等巨头的美国药物研究与制造商协会(PhRMA)于 2020 年 12 月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该政策未经国会授权、侵犯知识产权,且总统单方面干预市场定价的行为违反 " 三权分立 " 原则。
2020 年 12 月,马里兰州联邦法院以 " 程序违法 " 为由裁定暂停 MFN 政策;2021 年 2 月,联邦法官进一步支持 PhRMA 的违宪主张,明确指出总统无权绕过国会制定定价规则;最终在 2021 年 6 月,最高法院拒绝受理政府上诉,维持下级法院判决,宣告 MFN 政策彻底失效。
" 这一情景可能在最近很快‘重演’,而且美国政府可能会再次输掉官司。" 医疗战略咨询公司 Latitude Health 创始人赵衡告诉财联社记者," 因为没有立法,通过行政单方面去改变肯定是违反自由竞争的市场原则的。"
赵衡还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该行政令本身缺乏强制措施,更多是要求药企自愿降价,也缺乏清晰的具体品种和范围,能否真正落地还需观察。
据多家美国媒体报道,PhRMA 在内的美国多家医药行业组织计划再次积极反击。PhRMA 认为,政府节省的资金不会让患者受益,反而可能会危及未来对新药物研发的投资。
" 毫无疑问,一场新的诉讼战即将上演,无论是制药企业还是行业协会,都可能会向这项行政命令发起挑战。" 熟悉美国法律生态的上海元达温斯顿合伙人律师詹凯向财联社记者判断道。
但詹凯不认为特朗普会 " 重蹈覆辙 ",他解释称," 该行政命令避开了直接对私人医药系统定价,而是通过竞争法对医药价格进行指导,试图避免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类似行政令折戟沉沙的命运,背后更剑指美国长期医疗巨额开支的‘痼疾’,在最广大的美国民众中是有市场的,而且依照特朗普这一任期对于法律界的影响力,以及挑战困难议题的决心,这一行政命令不一定会被裁定失效,这场诉讼战将会拉锯很长时间。"
特朗普在 12 日举行的发布会上也强调," 特殊利益集团可能不太喜欢这个,但美国人民会喜欢。"
12 日,财联社记者也以投资者身份分别联系了多家在美有营收的医药上市公司,复星医药(600196.SH)、君实生物(688180.SH)、华海药业(600521.SH)均表示,正密切关注该行政命令的演进,以及对于自身在美业务的影响。
另外,行业普遍关注上述行政命令之下,美国医药行业生态环境的变化。赵衡告诉财联社记者,该行政命令落地之后,我国出海医药企业的估值都可能出现变化。
这可能将逐步影响全球医药、特别是创新药的价值逻辑,詹凯告诉财联社记者,这标志着最市场化定价的美国市场开始受到政府对药品价格的行政控制,未来可能会对创新药基础价值逻辑产生根本性影响——这一进程或许会缓慢,但会逐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