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不再提“智驾”,新能源车企回归理性

f2g7586549kz
预计阅读时长 5 分钟
位置: 首页 实时动态 正文

本站全国服务客服维修电话:
400--117--9882(温馨提示:点击屏幕下方↓↓↓拨号预约)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智驾”宣传纷纷改为“辅助驾驶”。据媒体报道,小米、理想等多家新能源车企,近期都降低了“智驾”的使用频次或换了说法。如“小米智驾 Pro”更名为“小米辅助驾驶 Pro”,理想产品线负责人李昕旸发微博介绍理想L6智能焕新版,也强调是“辅助驾驶焕新”。

从“智能驾驶”到“辅助驾驶”,一词之差,意义大不相同。前者配合“脱手驾驶”“全程零接管”“智驾如老司机”等传播术语,给人的感觉就是“自己不用开”甚至“比人开得好”,这些推介话术显然有误导消费者之嫌;而后者明确其为辅助工具,而非司机替代品。

“智驾”改“辅助驾驶”,这不仅是一个信息传达的精准度问题,更是法律问题和安全问题。

须知,每一句宣传语,都应是一次庄严的承诺。暂且不说,一些夸张的宣传术语与实际功能并不相符,涉嫌违反广告法;具体到行业内部,也违反相关管理规定和标准。

我国现行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将驾驶自动化分为0-5级。其中0-2级为辅助驾驶,系统辅助人类执行动态驾驶任务,驾驶主体仍为驾驶人;3-5级为自动驾驶,系统在设计运行条件下代替人类执行动态驾驶任务,当功能激活时,驾驶主体是系统。

目前,尚未见到3级自动驾驶汽车获得准入许可。这也就是说,市场上的这些新能源汽车都还只是辅助驾驶,一些企业搞抢跑式宣传,明显“超标”了。

2024年底,工信部明确提出禁止使用“自动驾驶”“高阶智驾”等模糊词汇,统一推广“组合辅助驾驶”等术语。今年4月,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在相关会议再次强调,汽车生产企业需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禁止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并规范功能命名。

从这波较为统一的“表述改动”来看,既有政策落实的推动,恐怕也有相关事故的警示。

近年来,因驾驶人错误使用辅助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并不罕见。部分驾驶人开启辅助驾驶后,更是天真地出现玩手机、观影、睡觉、吃东西等危险举动,不仅明确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也对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回头想想,辅助驾驶本应该是让开车出行更安全,而不是成为一种风险隐患。这当中的落差和错位,究其原因还是一些企业在宣传推介过程中,本身就跑偏了。如今,舆论场上出现了不少批评“智驾”的声音,长期来看,这样的宣传也只会适得其反,不仅无法真正赢得消费者的信赖,还很容易让人反感。

说句不中听却中用的话:让消费者对产品产生本不该有的期待,或者在现阶段还无法实现的期待,不仅对消费者来讲是危险的,对企业来讲同样是危险的。

我国新能源汽车这些年发展迅速,新品牌、新车型、新技术不断涌现,百姓喜闻乐见,不少消费者也用真金白银给予支持。越是在发展势头大好的语境下,越不能飘,不能浮躁,要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驾驶者当然应该拥抱技术的进步,但这个过程有必要是理性而审慎的,而非盲目又浮夸的。任何技术应用的前提,都该把安全摆在第一位。“智驾”改“辅助驾驶”,是一次行业性的纠偏,同时也重新让车企意识到,要对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对生命安全充分敬畏。

头像
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巴方公布对印回击细节
« 上一篇 2025-05-07
印方称若巴方决定升级局势,印方已做好反击准备
下一篇 » 2025-05-07
声明:1、文章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用户,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严禁浏览者根据内容形成判断与决定,浏览者所做的任何判断与决定与本文无关。2、本网站内容和电话均非官方渠道提供。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似水流年

今日已经过去小时
这周已经过去
本月已经过去
今年已经过去个月
«    2025年4月    »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点击拨打电话

目录[+]